今夕不同往日 澳洲“四大行”跌落神坛!
近期,关于澳大利亚四大行的负面消息还真不少,不是各种丑闻,就是天价赔偿。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即曾经风光无限、众人羡慕的银行业到底是怎么了?
回溯2009年,当花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克莱银行还在经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压力测试时,澳大利亚四大行则安然无恙。据悉,当时的投资者买下三家银行全部股份的资金也抵不过一个西太银行。
伴随目前澳大利亚皇家委员会正在对金融行业展开“大清查”,曾经“高高在上”的四大行也随即坠落云端,股价先后大幅下挫。
负面新闻扎堆 四大行急于想“翻篇”
本周一,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和金融犯罪监管机构——澳大利亚交易报告与分析中心(AUSTRAC)就数项洗钱指控达成和解。根据和解协议,前者将支付7亿澳元罚金,同时承认违反《澳大利亚反洗钱与反恐怖主义法》53,750次。
上周五(6月1日),澳新银行(ANZ)遭到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的起诉,指控其在2015年25亿澳元的股票配售中存在垄断行为,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大通三家投行是主要承销商。
四大行负面新闻近期频繁占据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今非昔比,眼下银行的日子并不好过。因此,对于银行股东而言,尽快从丑闻中走出来比什么都重要。CBA天价和解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对于年收入超过100亿的CBA而言,7亿罚金只是一个零头。事实上,和解消息传出后,CBA公司的股价不跌反升,上涨1.2%。这表明在银行股东看来,尽快让事情“翻篇”所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7亿澳元的罚金成本。
“栓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房地产风险
当然,四大行声誉受损所带来的风险并不仅仅停留在媒体报道和监管机构调查一事上。更为严重的是,四大行所面临的真正风险则来源于目前愈演愈烈的房产市场危机。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澳大利亚银行业昔日的辉煌和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不无关系。而今,越来愈多的迹象表明澳大利亚房产市场放缓明显。
以租金为例,澳大利亚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租金连续9个季度增长率不足1%,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崩盘以来该指标表现最差的一次。
原因很简单,澳大利亚住房供应开始逐步可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在经历多年的供应不足后,澳大利亚在过去五年中的住房供应增速开始超过人口增速。同时,短期内,这种趋势极有可能保持不变。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住房供应过剩。据悉,目前澳大利亚的住房供应相对2012年盈余164,000套。
在过去,如此慷慨的住房供应伴随的还有信贷增发。换言之,信贷宽松为住房供应大量增加提供了支持。反观目前,时机已经明显不同。我们看到在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PRA)的限制下,信贷明显收紧,信贷增速更是降至多年来的最低点。
据统计,今年4月份,四大行房贷总额(含自住型和投资型住房贷款)同比仅增加4.8%,为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信贷收紧对房价的抑制作用已经开始凸显。相关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悉尼房价同比下跌3.4%。其中一些房价最高的地区跌幅甚至超过10%。同时,根据《澳大利亚财经评论》的报道,上周末的房产清拍率接近50%,成为房地产市场放缓的典型信号。
因此,与其说是媒体的新闻报道和监管机构的调查导致了四大行“繁荣发展期”的结束,不如说正是“栓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即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导致了银行业“日进斗金”日子的结束。
或许,只要买房子就不会亏的日子已经过去。同时,庞大的家庭债务预计仍将持续上升。鉴于此,对于澳大利亚银行业而言,或许最糟糕的事情远未过去!
用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