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几十万留在澳洲究竟经历了什么?
根据澳洲统计局(ABS)最新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上财年全澳华裔人口达到121万人,占全澳总人口的3.9%,较2011年增长了40%。
但是,相比于国内人对于移民的趋之若鹜,已经生活在国外的华人,却有许多无奈。
首当其冲的,就是从未真正走进过当地人的世界。
为此,小编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街访,请戳下方小视频。
如果你觉得小视频太短,那下面几个人的故事,或许更有说服力。
会计专业
悉大传媒专业
我总是说服自己,我在澳洲的生活其实很好。可是扪心自问,生活真的好么?是好的。但是寂寞么?是真的寂寞。”
“为什么会做这种选择?”
“主要是为了让两个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从高级知识分子变成出租车司机,不会有心理落差吗?”
“开始会有,但是在澳洲开出租的待遇比白领还好,生活压力小,也就适应了。”
2017年,在澳洲的新移民和临时居民中,更是每三个人就有两人拥有工作。
然而,在这份统计数据背后,是许多高学历华人为了留在澳洲,在事业上作出的妥协甚至“屈就”。
根据报道,由于地域价值观的差异和语言障碍,许多华人来到澳洲的第一份工作都是从体力活开始。
在澳大利亚,从餐厅服务员、保安到出租车司机,华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纵使他们有一身本领,来到国外,大多数人也只能从事最基层、最没有含金量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觉得怀才不遇,有的人自得其所。
前文那位工程师,为了自己的孩子放弃了毕生所学,在夜深人静的出租车上,他有没有为不能再体现个人价值伤感过,我们不得而知。
但如此大的心理落差,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的。
而中澳的文化差异让许许多多在澳华人又回到了自己固有的“圈子”。
与中国人固有理解的关系不同的是,澳洲人的关系网构建的更为轻松、直接。
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社会来说,规则相对完善,所以在澳洲,关系主要指的是利益的交换,而中国式的关系多数还带了点老乡情面的意味在里面。
我们习惯于依赖建立在熟人基础上的强联系(Strong Ties),而澳洲人在强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多作用同样很大的弱联系(Weak Ties)。
比如澳洲人热衷的社交活动,端着酒杯来回走动走动,他们的social networking便已经悄无声息地在扩大了。
此时,还在依赖熟人关系的华人便注定要面临着难以扩大社交圈的窘境。
亚洲人固有内敛的性格,东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得我们有时很难理解本地人的一些行为举措。
久而久之,我们反而发现“做自己”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
因此即便是停留在“圈子”当中又有何不可的心理让我们渐渐在自己周围构建了一面高墙。
一是对外部生活质量的追求, 譬如食品安全、空气质量、社会福利以及子女的教育;
二是对于个人内心的遵从,渴望更自由的生活状态,不愿意被国内巨大的生存压力束缚。
然而,“生存”还是“生活”又该如何界定呢?
其实,放弃国内的一切,来澳洲追求好山好水风光的行为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国内遥不可及的房价、让人心力交瘁的医疗体制以及喘不过气的升学压力, 我们也是亲眼所见,人们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更不用说雾霾、地沟油和假奶粉了。
移民国外,至少不用整日为钱所累,为健康担忧。
如果把国内艰难的营生看作是苟延残喘,那么,国外的生活也确实是享受人生了。
离开国内几十年的家人和朋友, 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独自生活,身体是解放了,可内心是否寂寞,就要因人而异了。
在移民这件事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我们所走的人生轨迹,都不过是由我们的性格所决定。
这份“澳洲梦“,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也是谁经历谁才能知道了。
40年前来澳洲,是看上了她的社会福利政策,虽然年轻时候很辛苦,但熬到退休,那就是享受了。如今… 社会福利制度面临严重威胁,早就有专家提出,2030年之后养老金将难以维持,没有足够的资本,想靠年轻打拼,那还真不如在国内拼。